大家好,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赵光义画像这个问题,赵光义做梦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本文目录
赵匡胤死于斧声烛影,赵光义到底是不是凶手一百多年后赵构道出原委,赵匡胤之死真的和赵光义有关吗赵匡胤死于斧声烛影,赵光义到底是不是凶手判断一个突发事件,与谁有关,最好的判断依据,就看他是不是事件的最大受益者。斧声烛影,赵匡胤正当盛年,才49岁,突然暴毙身亡,赵光义第二天就登基,从逻辑上看,他是凶手的概率为99%。
一、杯酒释兵权对赵光义的安排。
赵匡胤陈桥兵变后,为加强自己家族力量,在两个儿子年幼不能担当大任时,重点培养了他的大弟弟赵光义。在杯酒释兵权的时候,赵匡胤割除了石守信等扶持他上位的实权派人物,但保留了赵光义的地位,并封为晋王加开封府尹,真正的实权派。
看惯了五代十国乱局的赵匡胤,这个时候他的考虑,主要防范自己万一遭受了意外之时,如何确保大宋江山稳固,主要想法是:
1.自己的子女尚幼,只在培养阶段,不堪重任,甚至是还没有达到可以任用的地步。
2.弟弟赵光义长期跟随自己东征西讨,有一定的威望,万一发生变故能够控制大局。
3.杯酒释兵权时,解除了可能会威胁皇位的人,内部权力高度集中。
从理论和实际工作上来说,在赵匡胤的那个时代,他的想法和安排是对的,毕竟他自己就是依靠手里掌握的兵权,趁着周后主年幼家族没有可靠的人,才夺取的江山。
他的儿子也是正在年幼,没有多大能力,只有弟弟赵光义一直跟着自己,打天下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自己家族的未来,其次才会是黎民百姓。
二、“斧光烛影”赵光义谋害赵匡胤的理由。
赵匡胤由于连年的征战沙场,身有伤病,但不会直接导致死亡。公元976年,宋太祖赵匡胤大病,召晋王赵光义议事,宫中人员不得靠近。有人在外面看见得烛光下赵光义时而离席,有逊避之状,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,并大声说:“好为之”。
次日凌晨宣布宋太祖驾崩,晋王赵光义按遗照继位,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“斧光烛影”事件。
因宋太祖突然驾崩,死前只有赵光义在场,赵光义继承皇位后的一系列行动,让人不得不怀疑,赵匡胤是死于赵光义之手。
1.赵光义继承皇位后,不按历代继承皇位次年改元的惯例,急匆匆地将只剩两个月的开宝九年,改为太平天国元年。把生米煮成熟饭,造成自己继承皇位、无法改变的事实。
2.宋太祖的两个儿子后来都是死于非命。赵匡胤的次子武功郡王赵德昭于公元979年被迫自杀,次子德芳又于公元981年无故而死。这是赵光义为了掩盖他弑兄夺位的真相,防范日后被他们颠覆政权,而斩草除根永绝后患。
3.赵光义曾加封皇嫂宋太祖皇后为“开宝皇后”,但是在她死后,赵光义并没有按皇后的礼仪治丧。
4.赵光义继承皇位后,搞出了个“金匮之盟”的说法,意思是在他母亲杜太后在赵匡胤登基之时,就交代赵匡胤,为了保证赵家江山,防止出现后周的事情,让赵匡胤立下遗嘱,他死后皇位要传给弟弟赵光义,也就是“兄终弟及”。
按照,“金匮之盟”的“兄终弟及”说法,既然赵光义继承的是其兄赵匡胤的皇位,那么三弟赵廷美就有权继承赵光义的皇位。
然而,当赵光义登基之后,却一再迫害其三弟赵廷美,使其郁郁而终。赵光义迫害其弟的事情,说明他根本就不认可兄终弟及的继承法,也可以说就没有这回事,只是他夺取皇位的一个借口而已。
有种野史说法:在北宋灭亡后,南宋高宗赵构一直没有子嗣,据说,有天晚上,赵构做梦回到了斧光烛影事件发生现场,目睹了当时真相,醒来后觉得愧对宋太祖,就立了宋太祖的后人,把大宋江山还给了宋太祖的子孙手中。
结语:
历史都是人写的。“斧光烛影事件”前后的赵光义和“玄武门兵变”前后的李世民,都是第二代皇帝,他们获取皇位的故事和以后的历史记载,都有很多谜团和人为的制作印记。
历代以来,皇位传承都是伴随着生命和鲜血得来的。
一百多年后赵构道出原委,赵匡胤之死真的和赵光义有关吗说起宋代三大谜案,不外乎“陈桥兵变”、“斧声烛影”以及“金匮之盟”,而其中尤以“斧声烛影”让很多人津津乐道。
(一)斧声烛影之故
关于宋太祖赵匡胤的死,在历史上只留下了只言片语,可见于《宋史·太祖本纪》之中:“癸丑夕,帝崩于万岁殿,年五十。殡于殿西阶。”,交代了时间、地点、享年,却对至关重要的死亡原因只字不提,这就显得有些怪异了。
而更多的线索则出现在了于文莹的《湘山野录》中:
“但遥见烛影下,太宗时或避席,有不可胜之状。饮乞,禁漏三鼓,殿下雪已三寸,帝引柱斧戳地曰‘好做,好做’”云云。这就是著名的“斧声烛影”典故的由来,但是就是这么短短的几句话,却让很多人读出了阴谋的感觉。
首先说明一点,这里的“玉斧”可不是杀人用的斧头,自然赵匡胤也不是赵光义用这把斧头杀死的,其实这是一种误解。这里的“斧”是指太祖拿在手里的玉斧,这是赵匡胤很喜爱的一种装饰物,也相当于是他的信物,而不是一种杀人利器。而这里所谓的“斧声”也不是杀人的声音,是赵太祖用玉斧戳地上的雪发出的嚓嚓的声音。那么,宋太祖为何激动地要用玉斧戳地呢?
我们再看所谓的“烛影”,一般来说烛影摇曳的时刻多充满了诗情画意,但是在这里则可能不然,因为烛影的存在,似乎见证了一些事实,即如文中所说的,是由于赵光义站起来,做出一副避退谦让的样子,因而烛火被快速站起避让的风所摇动。那么,赵光义又是什么原因这么激动,出现这么大幅度的肢体动作?
(二)赵匡胤之死
关于于文莹这段话,的确说的闪烁其词,所以完全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,即可以为理解为赵光义没有嫌疑,也可以隐晦的暗示他是凶手。不过有一点是几乎可以确定的,那就是赵光义的确没有所谓的“暴力杀人”的迹象,因为既然“斧声”可闻、“烛影”可见,那么赵光义也不至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,公然害死赵匡胤。
所以,如果赵匡胤是被赵光义害死的,那么最大的可能方式可能即是“毒酒”了。毕竟,这种方法赵光义驾轻就熟,是他惯用的老把戏。因为根据传言说,后蜀国主孟昶就是被赵光义毒死的,更有名的是赵光义毒死南唐后主李煜的事,连同赵光义使用的“牵机药“也因此变得非常有名了。
而且,我们在于文莹的记载中可以看到,宋太祖为什么突然间戳雪高叫,会不会就是因为发现了赵光义下毒,才大骂“你做的好事”呢?接着就听到太祖睡着、鼾声如雷的声音。太祖刚还大喊大叫着,怎么突然就鼾声如雷?而且赵光义在回晋王府后,都四更了却还一直没睡,他肯定是在等待着什么,等的可能正是宋太祖的死讯。
所以,关于“斧声烛影”的谜团,还有很多解释的角度,而这也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。
OK,关于赵光义画像和赵光义做梦的内容到此结束了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